前提

目前选股全部基于自己研究的模型, 这种模型经过2-3年的运行之后, 发现了很多问题, 由于之前大部分问题是模型本身问题, 所以一直在对模型进行分析修补.

从2022年开始, 模型运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, 在运行了半年之后, 发生另一个问题就是资金分配的问题. 经常会出现仓位已经见底了, 但模型仍然会筛选出新的股票, 更关键的是新股票有时候是盈利的, 反而持仓的股票是亏损的.

痛定思痛之后, 决定对资金如何分配进行一些不成熟思考, 并对2022年全部及2023年1-4月份在股票池中的股票进行分析研究, 试图找出一个合理的资金分配方式.

目的

能够将资金分配合理化, 并尽可能保证每月有1-2只买入并获得期望收益, 同时资金分配方案能够符合实战要求

回测方案

回测资金50万. (资金多少与收益无关联性)
范围包括了2022年的全部及2023年部分时间.
按方案中的规则进行分配 所有收益率均是内部报酬率

方案1

重仓持股某一只股票

规则

  • 按时间顺序将全部资金买入某一只股票
  • 如果剩余金额符合条件买入第二只股票, 则将剩余资金全部买入.
  • 如果当天有多只股票, 则每只股票平均分配剩余资金, 但其中一只股票不符合买入标准(科创板买入200股起),则该股票的所分配资金会被遗弃,不会累加到其余股票上
  • 当天卖出股票所获得的资金次日方能买入
  • 忽略手续费

回测结果

时间数量(支)利润(元)收益率
202230-343350.10-75.89%
20231327039.507.91%

结论

2022年的收益率简直是惨不忍睹, 原因之一, 这是股票池中的全部股票, 从实战中不可能全部买入, 其二去年的行情与模型的分析背离, 所以收益率会如此之低.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验证鸡蛋绝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.


方案2

每只股票分配相同金额

规则

  • 按时间顺序用固定金额买入某一只股票
  • 如果当天只有一只股票且剩余金额小于固定金额, 则按剩余金额买入.
  • 如果当天有多只股票, 则每只股票均分剩余金额, 无论均分金额是否小于固定金额, 但其中一只股票不符合买入标准(科创板买入200股起),则该股票的所分配资金会被丢弃,不会累加到其余股票上
  • 当天卖出股票所获得的资金次日方能买入
  • 忽略手续费

回测结果

时间分配金额(万元)数量(支)利润(元)收益率
202210115-228355.12-70.37%
20222063-319658.81-72.12%
20223043-331300.58-73.82%
2023102229144.3316.67%
2023202032477.5110.42%
2023301547834.0014.58%

结论

从结果来看, 收益率完全依赖于模型的质量. 不过收益摆动过于巨大, 如果在熊市中会遭受巨大的损失, 同时买入数量过多, 当投入金额10万的时候, 每月买入数量接近10支.


方案3

分别每只模型打分, 根据不同的分值按比例分配仓位
分值按自定义规则进行评价, 分值与仓位分配纯属主观, 并且评分标准未发生改变, 所以分析具有可行性

规则

  • 如果当天只有一只股票, 分值≥7分且<8分, 分配仓位的30%,;如果分值≥8, 分配仓位的80%
  • 如果当天有多只股票, 按分值大小分配剩余仓位. 分值高优先分配, 若分值大小在同一区间内, 均分剩余仓位, 若股票不符合买入标准(科创板买入200股起),则放弃买入, 且不会累加到其余股票上
  • 当天卖出股票所获得的资金次日方能买入
  • 忽略手续费

回测结果

时间数量(支)利润(元)收益率
2022195070.004.55%
202384006.142.92%

结论

收益率显著提升, 特别是去年是正收益, 今年收益不高的原因估计有二个, 第一是大于8分的股票迄今为止没出现, 去年出现4支, 一支负收益(大盘股,实战中不会买), 其余3支都是正收益. 第二时间才4个月, 后续情况不明朗.


方案4

根据止损率不同分配不同金额

规则

  • 止损率在0-10%之间, 分配50%的资金, 止损率在10.01%-20%之间,分配30%的资金, 止损率在20%以上, 分配20%的资金.
  • 如果当天只有一只股票, 按上述规则分配资金
  • 如果当天有多只股票, 先分配止损率最低的, 在全仓剩余金额和全仓50%的资金, 取最小, 再继续分配止损率次高的, 资金分配和上述相同, 再分配止损率最高.
  • 当天卖出股票所获得的资金次日方能买入
  • 忽略手续费

回测结果

时间数量(支)利润(元)收益率
2022163-187110.74-55.74%
20232327624.6612.07%

结论

和方案2相比, 亏损有小幅减少但仍有5成.


总结

这4个方案中, 没有一个是完美方案,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,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, 我的目标是尽可能是正收益, 相对比较保守. 所以我将会选择方案3.

其实方案还可以做成复合式, 比如在7-8分之内, 根据止损率不同分配资金, 超过8分则继续方案3的规则. 还有凯利公式, 但因为没有历史的数据, 所以没办法计算具体的仓位策略.

最后由于这次分析的都是同一周期的, 还有更复杂的多周期数据(包括30-200个交易日), 由于今年才开始将更长周期的数据纳入股票池, 所以具体的效果还有待观察.


全文完